如何让科技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然而,科技成果转化不顺畅、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仍是困扰高校的一道难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科研和产业始终是“ 两张皮”,科技创新效能难以取得质的提升。
面对现存的瓶颈与挑战,高校应如何自我革新,发挥科技创新前沿阵地作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
让成果转化之路畅通无阻
唐云志:当前,技术成熟度不高、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脱节、转化机制不健全、收益分配不合理、缺乏资金支持等,是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提升的主要因素。对此,要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施策攻坚。一是要敢于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从高校职称评审、奖励申报、学科建设、人才认定、导师资格评聘等方面强化成果转化激励,推动高校科研项目分类管理,引导高校科研团队集中优势资源 、增强科研针对性,同时鼓励高校科研主体密切同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进行供需对接 。二是高校要打通从设想概念提出 、概念验证、实验室样品、小试、中试、量产、产品到商品等各环节间的壁垒,善于整合内、外部资源特别是企业资源,引导科研人员构建“大科研 ”格局,对中小企业可采取“先使用后付费”“前期免费开放许可”等方式,为高校科研成果拓宽转化渠道 。三是注重技术经纪(经理)人队伍建设。出台相应鼓励政策,吸引更多校外技术经纪(经理)人参与学校的技术转移转化,促进专利成果从“书房”走向“厂房”,把高校的学科优势转化为地方产业发展优势。
樊小伟:高校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校必须培养更多创新人才,打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一方面,培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应对复杂工程挑战的卓越工程人才。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除了人才培养,探索多元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也是高校的重要使命。比如,搭建转化平台,设立大学科技园、大学生科技创业园等,为科技与产业的深度合作提供“一站式服务”,促进教育、人才、产业无缝对接。此外,高校还可以加强与地方的合作,通过参与高教科创园建设,整合技术、人才、资源和渠道,构建校、地、企协同的新模式,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当然,还可以组织力量集中攻关,建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科研攻关机制,瞄准国家重大需求,结合地方经济发展优势,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形成有区域特色的创新成果转化路径。
用好“七个一”江理新模式
吴彩斌:今年10月,省科技厅发布了2023年度省属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排行榜,我校排名省属高校第一 。近些年,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学校集成管理、政策、人才、资本、市场、信息等全要素,强化有组织的科研。为此,我们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出“七个一 ”的江理新模式,即组建一个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管理机构,专职负责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与服务工作;推出一套“2+6+N ”改革方案,为成果转化提供政策保障;形成一支职业经纪人专业队伍,为成果转化牵线搭桥;建立一个大学科技园,为科研人员提供孵化场地、创业辅导服务;建设一个转化平台,为科技成果中试和转化搭建基地;成立一个专项基金,助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搭建一个成果转化交易平台,为成果转移转化提供投资融资、政策市场咨询等全过程服务。通过这个模式,学校形成科技成果从创造到转化的“全周期—全过程—全生态 ”管理体系,打通科技成果与产业化的通道。
樊小伟:学校本部位于“世界钨都”“稀土王国”赣州,围绕稀土、铜、钨这些“宝贝疙瘩”,学校布局了一批特色专业。紧密对接江西省“1269”行动计划,在产业集聚区上建设产业研究院 。围绕稀土产业链,融入“中国稀金谷”建设,与赣州高新区共建中国稀金新材料研究院;围绕钨产业链,对接“世界钨都”建设,与大余县共建赣州钨产业研究院;围绕铜产业链,对接“亚洲铜都”建设,与鹰潭市共建先进铜产业研究院;围绕锂电产业链,对接“亚洲锂都”建设,与宜春市共建锂电新能源产业研究院。把“研发+转化”放在产业链上,委派教授专家团队入驻研究院“面对面”“零距离”服务。例如,为助力我省打造国家级铜基新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早在2014年,学校就与鹰潭市合作共建江西省鹰潭铜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于2021年建立江西先进铜产业学院。多年来,学校持续与江铜集团、江钨集团开展全方位的产学研深入合作,精准聚焦企业创新需求,集中学校优势力量创新突破,涌现出稀土海工钢、无氧铜、5G电子铜箔、白钨绿色冶炼、长寿命高性能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等一批具有巨大市场潜力和竞争力的科技成果。
推动企业与高校“双向奔赴”
涂东阳:我认为高校要坚持“开门搞科研”,企业要“开放谋发展”,两者要以“服务主产业、面向产业化”为核心目标,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一是要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高校与企业双向发力。科研项目来源于市场一线,科技成果转化于生产一线,创新平台搭建于生产一线,科研人才成长于生产一线,以此促进产教深度融合。二是突出产业科研特色,做有组织的科研,出有价值的成果。把好科研项目的需求关、立项关、转化关。需求关要以下游需求为出发点,把下游企业、下游客户、终端消费者的现实需求摆在首要位置;立项关要把产业化前景作为重要评价标准,贯穿项目立项、过程管理、结题验收全流程;转化关要畅通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路径,加快科技成果孵化转化 。三是要积极创造良好创新生态,让科研人员愿意投入、敢于投入。一方面需要建立中试产品试销奖励机制和科研人员长期享有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的灵活机制;另一方面强化考核导向,引导更多研发、管理人员履职尽责,全力创造宽松又进取 、奋斗又协作的氛围。
邱金铭:高校是培养人才和集聚人才的坚强阵地,也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双重使命。因此,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高校责无旁贷。首先,人才自主培养和人才引进要“两手抓 ”。在人才培养方面,要优化培养模式,注重个性化教学,鼓励学生批判性思考和独立研究,使其成为具有广博知识和深厚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在人才引进方面,要建立完善的招才引智和激励机制,提供充足的科研资源,创造“鼓励探索、倡导创新”的科研氛围。其次,还应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参与跨国科研项目。通过交流合作,碰撞出更加璀璨的创新火花。最后,校企双方应加大联合共建力度,通过实习、项目合作等形式,采用“专职+兼职+挂职”模式,打造多元化、复合型人才队伍,让科技人才能以多元化身份和角色深入产业一线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和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推动科技创新与市场全面贯通、精准匹配,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助力产业攀“高”逐“新”。
https://ddjiangxi.sharedbook.cn/books/caum/mobile/index.html